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精密的工厂,肝胆就是负责解毒、代谢的核心车间。中医经典《黄帝内经》中更是将肝誉为“将军之官”,主疏泄,藏血;胆为“中正之官”,主决断。二者互为表里,功能紧密相连。
一旦肝胆二经堵塞,“工厂”的运转变慢,身体就会堆积大量“垃圾”,各种问题随之而来:
1、气机不畅:唉声叹气、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。
2、消化障碍:腹胀、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。
3、身体淤堵:两胁胀痛、乳房胀痛、偏头痛。
4、排毒异常:脸色发黄、长斑长痘、易疲劳。
5、睡眠问题:入睡困难、多梦易醒。
如何判断自己肝胆二经是否通畅?
看情绪:是否经常无端感到情绪压抑、烦躁易怒?
看睡眠:是否入睡困难,或睡眠浅、多梦易醒?
看消化:是否有消化不良、腹胀、嗳气的情况?
看部位:是否有两胁胀痛、乳房胀痛(尤其经前)、偏头痛的问题?
看外表:眼睛是否干涩、浑浊或发黄?指甲是否脆弱、有竖纹?脸上是否长斑长痘?
如果以上症状占了好几条,那很可能您的肝胆二经需要“打扫卫生”了。
别担心,我们的身体自带了两个“清洁开关”,经常按揉,能有效帮助疏通肝胆经气,为身体排忧解难!
第一穴:胆经上的“排污口”——中渎穴
图片
取穴方法(如上图):在大腿外侧,站立时双手自然下垂,中指尖所指的位置(风市穴)直下2寸(约三指宽),或在腘横纹水平线上5寸处。
中渎穴,双穴,是胆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排毒穴位,“中”指中间,“渎”指沟渠、水道。这个穴位如同胆经这条通道上的一个“排污口”,专门负责疏通水湿,代谢废物。刺激中渎穴能有效打通胆经气血,尤其善于清除郁积在经络中的“垃圾”,对于胆经不通引起的胁痛、下肢痿痹、半身不遂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,是名副其实的“胆经排毒穴”。
操作方法:可以用指节按摩,可以艾灸,还可以用经络拍敲穴位。用力度可稍大,以感到明显的酸、麻、胀感为宜。每天可多次。也可用空拳敲打大腿外侧的胆经,重点敲打中渎穴区域。
第二穴:肝经上的“解郁总开关”——太冲穴
图片
取穴方法:在脚背上,沿第一、二趾间向小腿方向触摸,摸到凹陷处即是。
太冲穴,双穴,是肝经的原穴,是肝经元气汇集和停留的地方。所谓“五脏有疾,当取之十二原”,肝经上的问题,首选太冲穴。它是著名的“消气穴”,能有效疏解因肝气不舒导致的情绪问题,同时清肝火、熄肝风,对头晕、目赤、月经不调等都有很好的效果。
按摩方法:用拇指指腹按揉,力度可稍大,以产生酸、胀、痛的感觉为佳。每侧按揉3-5分钟。如果按上去特别疼,说明肝经堵塞严重,更需要坚持按揉,直到痛感减轻。
日常养肝护胆小贴士
除了按摩养护穴位,生活方式的调整也至关重要:
舒畅情志:放下焦虑,少生气。多做深呼吸、听音乐、散步等让自己放松的事情。
早点睡觉:夜间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胆经当令的时间,此时进入深度睡眠是最好的保养。
合理饮食:少吃油腻、辛辣食物,戒烟限酒。可适当多吃一些绿色蔬菜(肝喜绿),如菠菜、西兰花、芹菜等。
适度运动:散步、慢跑、瑜伽、拉伸等运动都有助于气机条达,疏通经络。
经络通畅是健康的基石。每天花上几分钟,按按风池和太冲这两个“清洁开关”,帮肝胆二经做一次大扫除,就是在为我们的长寿健康添砖加瓦!
🔔今日留言:中渎穴和太冲穴各在什么位置,属于哪一条经络呢。答案写在留言区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网上配资114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